峨眉藏酋猴(学名:Macaca thibetana thibetana):是藏酋猴的指名亚种,也简称“峨眉猴”。因生活在佛教名山,故又雅号“猴居士”、“猿居士”,当地山民俗呼“山娃儿”。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的兽类。峨眉藏酋猴在十几种猕猴属动物中体重最大,这与它的叶食和地栖倾向有关。成年雄猴平均18.3千克,最大21.5千克;雌猴平均12.8千克,最大15千克。四肢等长,尾短于后脚,长约9厘米;耳朵小,有颊囊,成年猴两颊和颏下有一圈须状髭毛;颜面初生时肉色,幼年时白色,成年时鲜红,尤以眼圈最红;头部毛色深棕,背毛棕褐色或黑褐色,腹毛淡黄色,雌猴的毛色浅于雄猴。喜群栖,由10几只或20-30只组成,大群可达百余只。是杂食性动物,但以植物为主,以野果、植物嫩叶、昆虫为主食。分布于海拔800-2400米的群山峻岭之中,大约有1000余只。
宠物的形态特点
峨眉藏酋猴是猕猴属动物中体重最大的,成年雄猴平均18.3千克,最大21.5千克;雌猴平均12.8千克,最大15千克。四肢等长,尾短于后脚,长约9厘米;雄兽的阴茎龟头短而且呈圆锥状。耳朵小,有颊囊,成年猴两颊和颏下有一圈须状髭毛;颜面初生时肉色,幼年时白色,成年时鲜红,尤以眼圈最红;头部毛色深棕,背毛棕褐色或黑褐色,腹毛淡黄色,雌猴的毛色浅于雄猴。有一对大的犬齿,雄猴的脸部为肉色,眼围为白色,眉脊有黑色硬毛;雌猴的毛色浅于雄猴,脸部带有红色,眼围为粉红色。全身披着疏而长的毛发,后背色泽较深,腹部颜色较浅,头顶常有旋状项毛。 [1-2]颜面随年龄不同而异色,性成熟时呈鲜红色,进入老年时变为紫色、肉色、黑色。雄猴头部深棕色,背为棕褐色,挨近尾基黑色;腹面及四胶内侧淡黄色,四肢外侧及手、脚的背面棕色。幼体毛色浅褐。